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信息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宋密日前说,电监会正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宋密是在2003年中国电力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她说,电监会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加强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电监会成立以来,在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电力法》的修改工作;基本完成了《电力监管条例》的起草工作;依据“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这一改革总体目标,制定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等电力市场建设的配套性文件;组织起草了《关于开展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的实施办法》等。 ──稳步推进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经过调查研究,选择了东北和华东作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试点。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建立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华东和东北两个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已经正式启动。 ──依法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为规范电价行为,维护电力市场秩序,电监会组织开展了电价大检查。在各有关电力企业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半年的努力,查清了当前电价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整改处理意见。 ──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地方电力资产产权界定、中外合资(合作)发电企业的资产划转、预留给辅业单位的发电资产的划分,以及其他需要尽快予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研究,及时向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提交了报告和工作建议。(完) 据中新社
在沈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指出:“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仍然偏轻偏软。”其他出席沈阳制博会的中国专家们也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不仅产品制造业是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水平低为主,附加价值很低,更为严重的是,处于基础地位的装备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路还很漫长。 专家们说,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但它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三十,远低于美国的百分之四十一点九,日本的百分之四十三点六,德国的德国的百分之四十六点四。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绝大部分被进口产品挤占。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 此外,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重大,其表现是工业增加值率仅为白粉之二点六。这一数字远低于美国的百分之四十九、日本的百分之三十八和德国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五。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大中型企业的一千一百八十种主要专业设备中,达到先进水平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一。装备水平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身技术水平低下。 正在沈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是当今中国装备制造业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不过,与会中国专家和官员谈论最多的却是“危机”、“挑战”,以及“如何振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副司长李冶指出,“要实现到二0二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而振兴装备制造业,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 专家们指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已经在新世纪之初启动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建设等特大型工程,这些工程将需要大量的天然气开采与处理设备、大型石化装备、发电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交通运输装备、环保技术装备、建筑与工程技术装备等,为重大技术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目标是使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目前的约十五年缩短为十年,以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