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信息
我国应采取多项措施应对缺电现象 据新华社信息 目前全国大范围内已形成缺电局面,加之受电力投资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缺电现象将延续到2004年。据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建议,针对缺电局面,我国应采取多项措施加以应对。 --调整电力“十五”计划,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国家已计划将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调高,在“十五”后三年,每年至少要开工建设2500万千瓦电源建设项目。不久前,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13个电站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华东、华中、华北、南方和西北地区。发电装机总规模达1188万千瓦,投资总规模为512亿元。这13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对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发挥显著作用。 --抓紧西电东送和大区互联工程的建设,优化电网调度,加强区域间、省际间的联网和电力电量交换,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加大需求管理的力度,推行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利用价格杠杆引导用户优化用电。 --挖掘潜力,鼓励发电企业在用电高峰季节和时段多发、满发。 王永干表示,电力建设要有前瞻性,不能一哄而上,要科学预测规划,实现速度、效益和环境的统一。 王永干还建议,整顿和规范一些地方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政策。前几年,由于电力供应比较富余,不少地方政府出台对高耗能产业的优惠政策。目前,钢铁、有色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已出现盲目发展和生产过剩的迹象,造成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趋紧。为缓解供电紧张的形势和合理利用能源,这些政策不宜继续执行。(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