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gif (3581 字节)

政策导航(更新时间2002年8月20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质检中心信息 

   

能源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

  据新华社信息 国务院日前明确规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在内的五大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

  这些项目涉及的具体领域是:有关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交通、信息网络、道路,以及其他的基础建设项目;有关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公共事业项目,如供水、供气、供电等市政工程项目和教育、文化、商品住宅等项目;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国家融资或授权、特许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资金的项目。

  对于被纳入招投标范围的这五类在建项目,对其资金范围的规定是:施工合约在人民币200万元以上,重要设备采购单项合约估价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单项合约估价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及各项目单项合约估价均低于规定招标标准、但项目总投资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均须公开招投标。

  此规定所列入必须进行招投标的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都是石化产业“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至少有超过1/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这些领域作为其支柱产业发展。该规定的出台对于这些领域相应项目的高速、高质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完) 

邱晓华表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仍在制造业

  据新华社信息   ’2002中国经济增长论坛新闻发布会今天在京举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会上表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仍然在制造业。从产业的角度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牵引力。

  邱晓华说,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其例证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基本上一直维持在40%以上;二是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三是制造业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流入制造业;四是制造业是我国商品出口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

  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不可能强行超越工业化阶段追求和发达国家同样层次的产业结构,仍面临实现工业化的艰巨任务。而对正在进入信息社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也不是谁替代谁,或者两者择一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还在制造业,巨大的本土市场容量,使制造业发展成为可能,而充裕、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更是制造业成长的保证。而另一方面,采掘业由于资源的限制,不大可能有过去那么大的发展空间;农业资源的劣势使得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服务业的发展本身又依赖于社会结构性的变化,只有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服务业的发展才会有稳定的根基。因此,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无论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来讲,还是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都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对于最近有关“世界工厂”的讨论,邱晓华认为,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因为在很多领域,就产量而言,我们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低又是公认的事实。电子信息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力,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都要进口。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还不是制造强国。在这样的情景下,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高度关注,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制造业成长的环境,以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还有,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日益成为全球性共享性资源,外资的进入一方面对我国经济有巨大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国内产业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而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面对的国际市场的壁垒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