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gif (3581 字节)

政策导航(更新时间2002年4月15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网上论坛  大千世界

国产重大装备市场份额税减

    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一再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入世的冲击下,形势极为严峻,为此,有关方面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近提出的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精神,提出了"十五"期间发展我国重大装备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建议提出,要重视重大技术装备国产经依托工程的落实。

    加大落实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依托工程的力度,凡国家投资为主的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改项目,在申报、审批过程中,要明确规定设备采购原则和国产化的比例;对外资项目也要利用国际招标原则中对所在国投标的优惠规定,鼓励外商与国内企业联合投标和联合设计与制造;对外资经营项目也应鼓励选购国内企业生产装备(含境内三资企业),实施本地化视同国产化的举措。要求用户从国家和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将支持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设备国产化工作,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切实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工作宏观调控。历史经验证明,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要把项目业主负责制与政府审核把关相结合,加强对投资使用合理性的监督,要限制国内用户滥用业主权限。对国内尚不能提供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提倡与鼓励统一对外,通过"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合作设计、制造"逐步国产化。凡符合技贸结合引进技术的工程项目设备投资和制造单位因引进技术国产化而进行的技术改造投资,应享受国债贴息的优惠政策;对能够国产化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要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投标制;扶持一批具备条件的设计、施工单位和制造企业(集团)转变为工程项目或成套设备总承包公司,实行"全套、全权、全过程"一贯负责制。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技术装备质量保障体系,在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系统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按照大质量观(QSTC)和成套设备质量的要求,逐步建立每个环节的质量责任制和重大装备总承包单位的总体职责;逐步推行研制项目监理制和产品售后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正、权威的产品技术监检机构。加强对重大技术装备质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质量跟踪、信息交流和反馈,为今后将重大技装备产品纳入"联修、联送、联保"等市场经济下的纯商业流通保险体制奠定基础。

    建立重大技术装备工作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政府以规划和政策引导为主,具体的项目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等职能逐步弱化。要有选择地委托一批中介组织协助政府有效地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为政府提供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政策建议、技术咨询、项目评估、跟踪管理、检查监督、成果宣传等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重大技术装备工作支撑体系,协助政府有效地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工作。

    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是一项难度大,周期长的战略任务,没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建议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