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gif (3581 字节)

政策导航(更新时间11月5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网上论坛  大千世界

我国亟需确定能源结构调整新目标

  据新华社信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周宏春博士认为,我国能源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原来未曾估计到的新变化,从国际能源发展趋势看,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主要特征,国家应及早对能源结构调整目标进行调整。

  周宏春认为,我国的能源研究单位及国际组织对我国中远期的能源预测,大多是依据1995~1997年数据,在1997年前后做出的。在这以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几个不可忽视的变化:一是关井限产和关闭“小煤窑”等政策因素,从1997年起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二是从2000年起国家相继出台“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计划,这势必对我国未来的能源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近年来我国能源弹性系数变化很大,而弹性系数是预测能源需求的要素之一,因此原来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时间的检验。此外,数据可靠性或其它非技术性因素对预测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小看,如由于走私使我国1997~1998年石油进口数据失真,1999年国内预测2000年石油进口量约5000万吨,实际进口达7000万吨。短期的误差就这么大,远期的误差就更难说了。由于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因素,使我国在油价高的时段多进口了石油,国家多支出了几十亿美元;从国家收支平衡看,基本抵消了石油系统2000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面对这些新情况,能源界应重新审视我国未来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等单位的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将增加到20多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增加到34亿~44亿吨标准煤。周宏春分析认为,这个数据明显过大,考虑到节能新技术的推广,能源效率将会有效提高,加上各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未来能源消费增长很可能是线性而不是指数增长,2050年能源消费应在32亿吨标准煤左右。 

  我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关于未来的能源结构,国内也有不同的推算。总题是希望煤炭的比重尽快下降。周宏春认为,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不尽相同,南非1998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达76%,比我国还高。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模式来设计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

  周宏春推算,2050年我国能源结构,煤炭约占40~50%以下,油气一次能源占25~30%;一次电力(核电5~8%,水电约25%,风、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约占30%。周宏春建议,在能源布局上,应通过地区和行业的能源结构调整,在提高沿海油气比重的同时,加强火电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洁净煤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加大西南部地区水电的建设力度;在能源缺口较大的华南和东南地区加快核电发展。从中期看,在天然气产地和“西气东输”工程的沿线,需抓住产业升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天然气利用。从长期看,应通过加速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先进能源技术的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我国能源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直接进入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完) 

今后十年我国水电设备行业将获得大发展

  据新华社信息 有关方面分析认为,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我国电力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再生能源,也为水电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年发电5.90万亿度,可开发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1.92万亿度。到1997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为5973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3.49%,设备国产化率达90%。

  我国水电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水电装机率远远低于世界水电开发利用率高的国家。根据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电力市场发展的变化,大力发展水电势在必行。

  国内水电市场的重点是“两江两河”(即长江上游干支流、澜沧江、黄河上游、红水河),开发规模为装机容量1000兆瓦左右的大型水电站。在煤炭资源短缺,水利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将建一批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中型电站,在系统峰谷差大、调峰能力弱的电网内,建一批抽水蓄能电站。

  根据水电发展中长期计划,到2010年,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25亿千瓦,占可开发装机容量的33.1%。2000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将增加水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

  据有关部门介绍,根据市场需要,水电设备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

  1.优先研制大容量水电机组,大力研制高水头、大容量混流式机组。如在建的三峡26×700兆瓦机组,拟建的龙滩7×600兆瓦机组和小湾6×700兆瓦机组。

  2.开发大型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按规划到2010年可建成投产的电站装机容量在100万千瓦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有十多座。通过与国外厂家合作生产国内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逐步达到国内独立设计、制造,到2010年自行研制出300兆瓦级抽水蓄能机组。

  3.发展大型贯流式机组。为适应低水头电站建设的需要,在总结国内贯流机组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哈电公司已自行研制了单机容量20兆瓦、转轮直径6.4m的江口机组,东电公司也在自行研制单机容量30兆瓦的红岩子电站机组。哈电与东电与外商合作制造单机容量30兆瓦、转轮直径6.9m的凌津滩和贵港水电机组,富春江水电设备总厂与日本富士公司联合中标承制广西百龙滩6台单机容量32兆瓦、直径6.4m的机组。在近期内,我国大型贯流式机组将在容量和尺寸上进入世界大型贯流机组的行列。(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