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网上论坛 大千世界
据新华社信息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赵希正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力工业高科技论坛”上致开幕辞时说,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随着三峡工程和一批大型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以三峡为中心,辐射四方,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它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还具备了建造240米高双曲拱坝、180米级各类大坝以及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施工能力;各大电网的计算机监控调度系统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使电网运行初步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的研究和系统控制装置的应用,为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大面积系统瓦解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更加有力和可靠的保障手段;我国已经掌握了60万千瓦火电机组和500千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技术;电站工程安装质量、工艺及机组投产移交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 据介绍,“十五”期间国家电力公司将加大科技示范工程的力度,实施可控串联补偿、电力信息安全、农村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300MW或400MW等级的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电站、100MW-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CFBC)电站和300MW级燃用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工程建设、火电厂废水处理及再利用、火电厂脱硫等8项示范工程,通过工程示范,加速先进技术在电力系统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国家电力公司还将实施高电压、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工程试验、紧凑型、智能化变电站工业试验、西北750KV输电线路试验工程、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低NOx燃烧技术试验工程、锅炉尾部烟气脱氮试验工程等6项重大中试项目,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术的工程实用化水平。 可以预计,经过10-15年的努力,我国电力工业将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技开发与技术创新体系,在电力的发、输、配、用等环节和电力环保、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将取得突破。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规模和整体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完) 据新华社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的电力市场变化,新近对“十五”电力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到2005年内蒙古向华北地区的送电能力,将由目前的109万千瓦提升到330万千瓦。 据自治区计委披露,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地区经济的拉动及农网改造对农村用电的促进,预计到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507万千瓦,净增135万千瓦,年供电量达到302万千瓦时。加之北京申奥成功,北京的建设、环保、旅游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内蒙古“西电东送”必须在“十五”期间具备向华北地区送电330万千瓦的能力。 因此,按照新的电力发展规划,在“十五”期间,内蒙古将建设北(丰镇--万全--顺义)、中(达拉特电厂--北京)、南(托克托电厂--北京)和正蓝旗至北京的4条500千伏“西电东送”通道,为内蒙古西部电力东送1000万千瓦打下基础。建设贯通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至包头市至达拉特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继续加强500千伏、200千伏主网架建设,使自治区内电网成为以蒙西电网50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西接阿拉善盟、北连锡林郭勒盟,形成统一呼伦贝尔盟电网的全新格局。抓紧二期城网改造、进一步完善110千伏电网,使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等重点城市的110千伏电网更加完善、合理,以增强城市供电的可靠性。抓好10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改造,力争解决无电地区农牧民的用电问题。达拉特电厂三期工程等6个电源项目、包头一电厂等10个热电项目将开工建设或建成。同时,新增风力发电装机5万千瓦。 在“十五”期间,内蒙古电网、电源、热源建设将协调发展,满足自治区内用电与增加“西电东送”统一规划。同时,在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将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率。(完) 据“中国机械信息网”
从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机电博览会上了解到,为促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我国将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等五大战略,着力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
据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主任魏建国介绍, 今年元至7月,全国机电产品出口达646.5亿美元,增长15.6%,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7.2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3.8%,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目前,国家已提出到2005年,力争使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800亿美元、占到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0%左右的新目标。
在本届由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这一大型专业博览会上,魏建国向中外客商介绍说,为使全国机电新产品出口达到年均增长11%的水平和力争使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的50%的比例,我国机电产业在今后几年将实施五大战略。
一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利用名牌效应扩大市场。为培育和保护名牌产品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将技术创新作为机电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计算机及相关产品、通信产品、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高档家用电器、汽车(含摩托车)及零部件、飞机及航空设备、船舶及船用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
三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度开发欧美市场,加强对亚洲传统市场的协调,巩固挖潜、扩大对非洲、拉美、独联体、中东欧和大洋洲出口。贯彻"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机电出口企业到境外建厂设点,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贸易。
四是实施坚持以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的战略。通过加大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和有关政策扶持手段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机电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巩固壮大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并与科研、流通、运输等各环节结合,形成有机网络,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五是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下,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和人才优势、扩大开放,结合中西部机电产品出口的特点,利用各种政策扶持中西部地区出口,培育出口增长点,促进中西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