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07年我国全年投产装机规模将在1亿千瓦左右,并超额完成国家关停小火电1000万千瓦的年度计划,到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7.3亿千瓦。全年电网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根据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预计,今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在1.3~1.4之间,如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 1%,全社会用电量将为3.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 5%;全国统调负荷合计4.48亿千瓦,同比增长16%。 上半年的电力供需情况 2007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电网因机组临检、电网”卡脖子”、来水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湖北、四川、山西、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广东、云南、海南、西藏以及京津唐等省区电网电力供应有短时缺口,但电力缺口同比有所下降,拉限损失电量主要在1~2月份。但通过需求侧管理和跨省、跨区域的电能交易,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2007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趋缓。 1.电力供应 2007年上半年,全国6000kW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达到62315万千瓦,同比增长20.8%。其中,水电设备容量11034万千瓦,同比增长10.6%;火电设备容量50159万千瓦,同比增长23%;核电 设备容量785万千瓦,同比增长12.7%。全国电网建设新增220kV及以上变电容量514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9930公里。 上半年,全国发电量达14850.3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水电发电量175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主要是受水电大省来水偏枯的影响;火电发电量127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核电发电量26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主要是受部分发电设备维护检修的影响。 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12912.19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40814万千瓦,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75%、16.98%。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内蒙古、陕西、广西、重庆、云南、海南、贵州、甘肃和宁夏的发电增长均高于20%。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继续下降。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437小时,比2006年同期降低10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487小时,比2006年同期降低15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638小时,比2006年同期降低103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次为宁夏、甘肃、吉林、山西、辽宁、陕西、河北、青海、贵州、内蒙、云南、广西、天津、新疆、北京、浙江。 2007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耗用原煤59078.55万吨,计入供热共耗用原煤66073.27万吨。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电煤库存稳中有升,但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2.电力消费 2007年上半年,全国总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第二产业依然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全国用电量15149.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6%。第一产业用电量3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增速同比下降了6.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1166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8%,增速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145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6%,增速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4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7%,增速同比下降了3.46个百分点。三类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91/75.93/9.88门1.28变为2.59/76.99/9.58/10.83,除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上升外,其余行业用电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详见表1) 表1 2007上半年三类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情况 单位:亿千瓦时%
除农林牧渔业和商业住宿餐饮业之外,其余六大行业用电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上半年,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用电增速分别为17.20%、15.87%、13.31%和17.07%,增速分别同比提高3.91%、3.4%、6.56%和8.81个百分点。(详见表2) 表2 2007上半年各行业用电情况 单位:亿千瓦时%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用电达到1152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0%,增速同比提高3.91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39%和18.84%,增速分别同比提高0.70和4.64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增速快于轻工业用电8.45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用电比重从上年同期的19.48/80.52变化为18.34/81.66,重工业用电比重上升了1.1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结构继续向“重型化”趋势发展。 高耗能行业用电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黑色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速出现大幅上扬。上半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合计5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增速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四大行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3.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用电同比增长25.25%,增速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用电同比增长29.91%,增速同比增长6.11个百分点;化工用电同比增长15.84%,增速同比增长3.57个百分点;建材用电同比增长14.37%,增速同比减少6.11个百分点。(详见表3) 表3 2007上半年高耗能行业用电情况 单位:亿千瓦时%
2007年上半年各区域用电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除东北地区外,其它各地区用电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除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以外,其余各省市用电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用电增速出现大幅上扬。2007年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56%)的省(自治区)依次有内蒙古(34.02%)、云南(25.28%)、宁夏(24.78%)、山西(21.90%)、海南(21.86%)、河南(19.49%)、新疆(19.40%)、河北(17.48%)、青海(16.99%)、广西(16.82%)、贵州(16.66%)、福建(16.27%)、陕西(16.00%)、江苏(15.96%)、安徽(15.63%)。 全国主要电网统调用电量12907.65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合计40384万千瓦,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22%、16,59%。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平均负荷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全国主要电网上半年最高用电负荷情况。(详见表4) 表4 全国主要电网上半年最高用电负荷情况 单位:万千瓦%
3.跨区域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2007年上半年,由华北输送到华东的电量达5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9%;由东北输送至华北地区的电量达3.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8.99%;由华东输送至华中地区电量达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1.36%;由华中输送至华东的电量达111.8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7%;由华中送输送至南方的电量达87.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45%;西北通过灵宝变电站输送至华中的电量达13.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7%;由贵州输送至重庆的电量达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02%;由贵州输送至湖南的电量达4.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7%。 2007年上半年,南方电网内的西电输送广东的电量达2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6%;西电输送至广西的电量达3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 进出口电量达85.09亿千瓦时,其中进口电量23.43亿千瓦时,出口电量61.66亿千瓦时。 4.电力工业节能情况 2007年上半年,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共计551万千瓦,完成全年关停计划的55.1%。其中,江苏关停113.9万千瓦、内蒙古69万千瓦、河南45万千瓦、黑龙江40万千瓦、山西37.5万千瓦、四川37.5万千瓦。五大发电集团中.大唐集团关停129.8万千瓦,华能集团关停107万千瓦,华电集团75万千瓦,中电投集团71.5万千瓦,国电集团71.2万千瓦。部分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也陆续开始关停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上半年,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56克/千瓦时,比2006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用电率为5.98%,其中水电厂用电率0.45%,比上年同期减少0.02个百分点;火电厂用电率6.69%,比2006年同期减少0.18个百分点。 线路损失率为6.03%,比2006年同期减少0.13个百分点。 下半年电力供需预测 通过对近几年及今年上半年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近期,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遏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另外,随着各地区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部分企业将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源需求,甚至有部分生产工艺落后的高耗能企业将面临关停。虽然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仍维持较快增长,预计四大高耗能行业全年用电量增长仍将超过20%。 预计2007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地区电力电量出现富余,个别地区受来水、电煤、天然气供应、机组非停、电网“卡脖子”等因素影响,仍可能出现短时供需紧张。在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发生短时段的电力短缺,全国尖峰负荷电力缺口计在500~600万千瓦左右。 分区域看,华中、西北地区总体电力富余,东北、华北、华东、南方地区基本平衡。分省(自治区)看.黑龙江、吉林、安徽、山东、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富余容量较多;广东、海南.湖北、山西、浙江和西藏等地区仍存在少量电力缺口。 预计2007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5060小时左右,同比下降14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510小时左右,同比下降120小时。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继续下降。 对电力供需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保持了总体平衡。但是,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电网峰谷差继续拉大,电网调度和运行的难度也相应增加;新机投产多、某些地区关停小火电比较集中,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能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部分线路负载过重、电网“卡脖子”现象比较突出;来水、电煤、天然气供应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洪水、台风、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严重问题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的电力供需形势。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密切跟踪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变化,深入分析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因,加强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工作,实施优化调度,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挥水火互济作用,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坚持并发挥需求侧管理在保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节约资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快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应能力.努力消除电网“卡脖子”现象,加大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量。 第五,有序推进“上大压小”各项工作,确保小火电关停后的电力供应,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 |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