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08年3月7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国变质检中心

     

电力行业需要关注的五组数字

  3月5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同时,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审查批准。本次会议上三个报告中有很多新的数字,记者特挑选出与电力行业有密切联系的五组数字。这些数字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水平控制在4.8%左右。

  在该组数据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社会建设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水平控制在4.8%左右,主要是由于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

  关注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中央财政赤字预算拟安排1800亿元,比去年预算赤字减少650亿元。拟安排国债投资300亿元,比去年减少200亿元,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中央建设投资总计为1521亿元。

  中央财政如此安排,旨在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关注三: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的《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到,今年要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完善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促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排,千家企业节能2000万吨标准煤。加快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进度,力争形成3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5000万支。

  此举是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务求取得更大成效的具体体现。通过定标的方式,着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关注四:财政部提交的《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全国已安排各项抗灾和恢复重建资金555.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通过经常性预算和基金预算等综合安排275.43亿元,地方财政安排279.77亿元。并对电网、电信等企业实施有关税收支持政策。

  这是继续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资金保障、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以及支持修复电网等方面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

  关注五:财政部提交的《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中央财政安排节能减排资金270亿元,增加3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

  中央安排节能减排资金,是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中央将实施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委员建言电力发展

  本届政协会议开幕仅三天,而电力行业的政协委员们已经就能源、电力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优化调整电源的结构与布局

  在政协分组讨论中,翟若愚委员表示,今后在加强电源和电网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电源布局。

  翟若愚说,从电源布局来看,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电站分布与煤炭资源逆向分布。电源布局不平衡以及运力紧张等因素,加剧了缺煤停机的风险。因此,要切实优化调整电源的结构与布局。同时要统筹安排电网建设特别是与“上大压小”配套电网的建设,尽快建立电源接入系统与电源项目同步核准、同步建设的合理机制。

  “在2007年新增加的电力装机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46%、24%和30%,其中,在东部新投产的机组中,有93%为火电机组。这些机组形成较大的煤炭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已经非常紧张的煤炭运输压力。”

  在区域布局问题上,要考虑优先在东部和东南部发展核电,加大西南大水电、西部大煤电的开发力度,适当控制东部地区常规燃煤电厂的建设。在电源点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到对电网的支撑,尤其要注重对负荷中心电网的支撑。

  煤电联动应适时重启

  政协委员李小琳表示,目前我国能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一个良性能源结构利用体制,包括能源的使用、循环经济的利用等。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对能源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宏观考量。

  李小琳指出,近几年来,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在全国运力紧张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经营成本直线上涨,建立煤电联动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适时重启。

  她同时指出,尽管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并进一步加快了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的步伐,但当前我国电力结构仍然以煤电为主。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以理顺能源机制。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还表示将继续关注和讨论如何建立合理能源结构和加强煤电联营的问题。

  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针对今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表示,要完善电网架构,将电源点引入负荷中心,对核心区域提供电力支持;对重要用户及集中耗能用户采用分布式能源站,即使遭受自然灾害甚至战争仍可孤网运行,保留适当LNG及柴油机组作为电网黑启动的备用电源。

  孙丹萍指出,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面临着结构、效率、安全和环境四大问题的时代,分布式能源成为解决能源短缺的一种可能手段。

  她同时表示,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有保有限原则,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高消耗型企业用电;对列入关停计划的企业,实施严格限电直至停止供电;确保重点用户用电需求,启动有序用电工作。

  能源输送工程应把台湾考虑在内

  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台盟中央常委蔡国雄表示,我国在进行大规模能源工程的制定时,应该考虑长远的国家利益,宜将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跨地域性的能源工程的终点设在台湾。

  蔡国雄表示,跨海峡的输电电缆与输气管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说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因素,或许暂时不能够实施,但是应当将该方案纳入到工程的规划当中,这对于我国长远的能源战略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建议设立绿色证书制度,通过绿色配额交易将节能减排变为市场化的长效机制。中国可以借鉴国际节能减排先进经验,为能源消费者配发“绿色证书”,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提升资源利用率及终端能效。对不能完成配额的能源消费者,政府应进行罚款,强迫消费者节约。

  科学发展核电

  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巍表示,今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严重损失,原因之一就是“大量采用火电,电能结构比较单一”,应该“加快发展核电,保障能源安全”。一方面,严重依赖煤炭的单一电能结构,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核能有着其他能源不能替代的优势,核电站平均一年多才更换一次燃料,对运输的依赖很小。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核电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建设核电工程建设专业化队伍,保障核电建设的质量。
  

王炳华:2017年可建自主知识产权大型核电站

    “应该在2017年,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新一代的大型核电站才能建造出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

    按照专业人士的解释,核电一般4年一代技术,王炳华说:“引进技术、开发、吸收,需要一个周期,有一条路要走。引进需要过程,消化吸收的过程,是需要四个依托项目的建设的,摸索出设计、研发、制造、建设、安装,以及过程中的经验,经过改进增容,来建造新一代核电站。我认为2017年是有把握的。”

     引进消化吸收

    “目前(我国)已有5个和核电有关的法律,从法律方面给了核电发展的法律支持。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重视。”王炳华表示,“秦山一期核电站是全靠我们自己研发的,大亚湾是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的,运行情况比较好;秦山二期是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核电站。”

    王炳华还形象地比喻说:“核电技术本身是没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大亚湾的法国阿尔斯通的技术,因为他们是三环路,我们是二环路。”

    按照王炳华的解释,目前核电技术本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始创新,一种是集成创新。“全世界的核电技术追踪溯源是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以美国西屋公司为代表的。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法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核电技术都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最初都是引入西屋的技术。”

    “别看法国阿海珐现在已成为西屋的对手,但他们当年的技术是从西屋来的。我们这5年来走的也是这条路,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最起码在核电发展方面,这是一条可行之路。”王炳华说。

    在“十一五”核电规划中,我国2020年前要新建核电站31座,新增核发电能力3100万千瓦,增长数量和增长率均居世界第一;同时,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在2010年前全面掌握并自主建设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具备自主建设第三代核电站的能力。

    央企踊跃涉足核电

    中国的核电技术已有了突破,“上一届政府在这方面已经非常重视,以前只有中核总和中广核两家企业有资格发展核电工业。去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作为第三家,具备建设和运营核电的资质。”王炳华说。

    这五年的核电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是给予中电投建立和管理核电的资格,一个是成立了国家核电总公司。按照目前的核电形势,涉核企业总共有四家,中核总、中广核、中电投和国家核电。

    “不排除传统电力公司有进军核电的可能性,中电投就是一个例子。”王炳华说,“我在中电投当总经理的时候,我们整整准备了4年,才拿到那块牌照。”

    中电投2008年1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王炳华已于2008年1月1日起辞职,之前,国家任命王炳华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

    “现在华能和清华大学、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已在这个领域开始尝试,大唐集团和中广核合作,在福建宁德大比例参股,46%是中广核,44%是大唐,10%是地方政府,但他们都不是控股。是不能主导电能建设和运行的。”王炳华说。

    目前,华能、华电、大唐等发电公司都已涉及了核电领域。

    王炳华还表示,因为涉足核电领域的都是央企,民企和外企严格限制进入,而且这些央企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比较充分。所以,核电发展从来都不缺资金,最主要的是技术,也就是铀浓缩技术。

    此前,国核技完成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技术引进与核岛采购最终合同谈判工作。

    王炳华认为:“这些都为国家核电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好了铺垫。”(第一财经日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