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08年2月22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国变质检中心

     

浙江沿海电力通道连连告捷

    华东电网抢修前线指挥部传来喜讯:浙江电网沿海电力大通道连连告捷,继500千伏浙江春晓变电站恢复通电后,又有500千伏天晓5477线和北春5410线恢复运行,标志着浙江境内电网全面恢复又向前跨出实质性的一大步。据悉,该两回线路的恢复投运,使春晓变电站恢复了失去达22日之久的500千伏联络,宁波电网500千伏网架结构恢复正常,浙江全省电网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500千伏北春线、天晓线作为浙江沿海电力大通道重要分支,是浙江主力电厂北仑电厂的重要电力输出通道,也是舟山电网与浙江系统网架的主要通道。这两回线路的受损塔海拔超过500米,位于宁波北仑地区一个常年风力很大的山口,在抢修施工过程中,连续多天遭遇7至11级大风,每班抢修施工只能在塔上工作半小时,浙江送变电公司的现场施工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加强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多班次轮流上塔抢修。两回线路终于在正月十五大负荷来临之前恢复正常。

    记者从华东电网抢修指挥部了解到,近日浙江电网沿海电力大通道告捷,春晓变供区供电能力提高60万千瓦,宁波电网供电能力提高100万千瓦以上,其中天一主变电的送电限额由125万千瓦提高到了180万千瓦,春晓变电站的送电限额提高到了60万千瓦。北仑电厂电力送出能力增加50万千瓦,除满足宁波地区供电外,还可支援浙江省发用电平衡,为华东电网和上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浙江电力缺口最高达640万千瓦

  因部分地区的受损电网还在修复中,浙江局部地区出现电力缺口。昨天,早报记者从该省电力公司获悉,随着节后大量企业开工,用电负荷逐渐上升,预计受冰雪灾害影响严重的浙江电网面临的电力缺口最高可达640万千瓦。省经贸委、省电力公司已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将根据缺口大小,以“先生活、后生产”为原则启动错避峰方案,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

  据预测,到本月底,浙江统调用电最高负荷将由目前的1450万千瓦上升到2650万千瓦左右,由此将出现20万—340万千瓦的缺口。省电力公司介绍,若考虑到部分地区电网受限的因素,最大缺口将达640万千瓦,占用电负荷的1/4。受影响最大的是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台州,预计两地最高负荷需求600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390万千瓦,存在200万千瓦以上的缺口。

  在此次冰雪灾害中,浙江电网受损的严重程度仅次于湖南。目前,该省正全力抢修,力争在3月20日前基本恢复全省电网正常运行。
   

斥资1.79亿元 华北电网公司全面推开电网御灾防治

  目前,一项预防电网覆冰舞动工作正在华北电网上下有序展开。同时,公司决定拨出专款1.79亿元,用于电网抗覆冰科研及专项治理工作,并安排部署了19项具体课题及任务。

  这是公司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引发思考,推出的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新举措,也是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首都可靠供电的重要措施。

  此前,公司孙刚总经理,周安春、刘永奇副总经理,与公司本部及有关直属单位50多名领导及专业人员,围绕华中、华东电网及相关省公司抗灾抢险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将南方各省特别是湖南冰雪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与华北地区历年冰雪灾害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气象条件、地形特征、故障机理、线路设计诸方面的异同,悉心梳理防治电网覆冰灾害技术方法及措施。

  ——研究气象变化趋势及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联合研究近期和中长期气象变化趋势,为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设计参数选择和安全稳定提供决策依据。

  ——加大输电线路防覆冰科研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输电线路导线、金具、杆塔和基础的失效顺序和影响,调整设计思路,在灾害时,牺牲金具,保全导地线、铁塔和基础等主设备,减小损失、缩短抢修时间。加强输电线路典型微地形、微气象区冰风荷载的观测与研究;研究推广新型防覆冰材料和易于抢修更换的金具;开展紧凑型线路运行特性及特殊气象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开展500千伏线路融冰技术研究。进行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带电融冰的技术研究,并选择适当地点进行试验。开展直升机带电除冰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

  ——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抗覆冰舞动全过程防治。在线路设计阶段,尽量避开严重覆冰地段,无法避开覆冰区的线路采取增加杆塔强度、缩小当距、增大塔窗尺寸、使用防冰特殊导线、加防冰涂料等预防性措施。(赵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