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新闻处8月24日透露,该公司负责承建的中国田湾核电站二号发电机组北京时间24日1点整首度发电10亿千瓦时。在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后,田湾核电站二号发电机组将为江苏省继续发电。核电站设备和系统正按照操作文件正常运行。 目前正在起草提前交付电站二号发电机组的文件。2007年6月,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向中方交付的核电站一号机组已经突破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田湾核电站是中国核电站中发电机组单机功率最大的核电站。据专家评论,二号机组内安装的VVER-1000反应堆性能非常可靠。 上半年,电力需求保持旺盛增长,同时新增发输电能力也快速增加,发用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个别省区也局部偏紧。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一、电力运行情况 (一)发用电快速增长。1-6月,全国发电量148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水电1752亿千瓦时,增长1.7%;火电12777亿千瓦时,增长18.3%;核电265亿千瓦时,增长3.7%。同期,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15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其中,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增长2.7%、17.2%、12.2%和11%。 (二)用电呈现“三快”特征。一是需求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幅一直维持在15-16%左右,为近三年来最高。由于去年用电增长呈逐月加快之势,今年上半年累计增幅同比又高出2.7个百分点,表明电力需求非常旺盛。二是中西部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从各地区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内蒙古、云南、宁夏、山西、海南、河南、新疆、河北、青海、广西、贵州、福建、陕西、江苏、安徽,中西部省区占据了80%。三是重工业用电需求增长较快。第二产业用电增幅达到17.2%,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进一步上升到79%,较2000年提高了约4.3个百分点,二产对电力消费增长贡献率达到83.8%。其中,重工业用电增幅为18.8%,高于轻工业8.4个百分点,其中,超过工业平均用电增速较多的行业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等。重工业用电比重上升到62%,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三)电力供需呈紧平衡。尽管1-6月大部分地区供需形势总体保持平衡,但受电力需求增长强劲、来水偏枯以及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时段性、季节性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京津唐、山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级电网。其中,湖北、湖南、四川、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区,因来水偏枯、天气湿冷、电煤和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而不得不采取错峰避峰、甚至短时间拉闸限电措施;西藏电网因供应能力不足,出现电力缺口;其他地区出现电力短时紧张则主要是源于电网输送能力受限、机组临时故障或检修等因素影响。 此外,辽宁南部、云南普洱以及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的个别地区,因受温带风暴潮、地震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局部停电,经及时抢修,较短时间内就恢复供电。 (四)汛期灾情对电力运行造成一定影响。7月份以来,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汛情严峻,江苏、山东、重庆、四川等省市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部分地区江河陡涨,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影响相关地区电网运行,尤其是低压配电网和农村电网损失较严重。灾情发生后,电网企业积极实施抢修,迅速恢复了供电。截止7月20日,尽管洪水尚未完全消退,除安徽和重庆电网的局部10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外,其他受灾地区已全部恢复供电。 (五)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整体回落。1-6月份,在发电屡创近年新高的情况下,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却同比下降100小时。其原因就在于装机集中投产。但下降幅度低于预期。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102小时,且逐月增加。因江河来水同比偏枯,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普遍减少,全国平均同比下降158小时。 (六)发电煤耗进一步下降。随着一批大型高效机组相继投产,各地发电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继续下降,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连续下降。今年1-6月,全国平均发电供电标准煤耗35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8克/千瓦时,比2002年下降27克/千瓦时。 (七)电力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前5个月,全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37亿元,增长57.6%。电力生产业实现利润359亿元,增长40.8%,其中水力发电企业增长5.8%,火力发电企业55.4%;电力供应业实现利润278亿元,增长86.3%。 二、迎峰度夏采取的主要措施 6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电监会和有关行业协会召集电力、煤炭、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召开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在深入细致分析电力运行形势基础上,对今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做出周密部署,明确要求: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确保农业生产以及医院、学校、金融机构、交通枢纽、重点工程等重点单位用电;努力减轻灾害、事故损失;积极推进节能清洁发电,进一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地区和企业对迎峰度夏工作高度重视。各省区市主管部门、各电网公司和中央发电企业,通过召集会议、下发文件,进行迎峰度夏工作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在各地发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今年各地电网总体保持运行平稳。7月18日,全国日最高用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较去年最高值增长12.2%,华北、华东、华中3个区域电网和17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准备充分,各地电网运行均比较平稳。 三、全年走势预计 从需求看,下半年国民经济将持续较快增长,电力需求也将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从供给看,近几年新上的发输电能力均集中在下半年投产,加之电煤生产、运输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初步预计,全年发用电增幅为15%左右。
从分地区供需平衡看,南方电网相对较紧,尤其是广东和海南两省仍有一定供电缺口,需要实施有序用电;云南、贵州两省因煤炭供应不足,供电缺口较大。国家电网区域内,由于华北地区用电增幅高,京津唐、山西两电网在高峰时段将出现少量缺口;华东地区基本平衡,个别省市在高峰时段备用不足;华中地区整体平衡,但受天气、来水等因素影响较大。东北地区主要是辽宁南部受网络制约,高峰时段用电偏紧。西北地区基本平衡。新疆、西藏两自治区均为独立电网,无法互相支援,若负荷过大,将不得不采取一定范围的限电措施。 8月23日15时36分,随着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徐福顺一声令下,总投资11.5亿元的330千伏西进柴达木Ⅱ回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国明,省政协副主席刘光中出席投运仪式。 2002年以来,海西地区主要依靠330千伏龙羊峡—乌兰—格尔木长达632公里的单回线路供电,受自然灾害、停电检修、外力破坏等影响,供电可靠性较低,难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特别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2005年3月,青海省长宋秀岩、副省长徐福顺赴北京与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进行专题会谈,确定由国家电网公司直接投资建设330千伏西进柴达木Ⅱ回输变电工程。工程2005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2006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青海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建设。 330千伏西进柴达木Ⅱ回输变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支持海西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点电网建设工程,也是构成“西宁为中心、东西为两翼”电网网架、建设坚强青海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新建330千伏线路772公里,新建330千伏明珠(西海)、巴音(德令哈)变电站,安装4台24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扩建330千伏格尔木变电站,安装1台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扩建湟源变330千伏出线1回、乌兰变330千伏出线2回。
330千伏西进柴达木Ⅱ回输变电工程的正式投运,将极大地提高海西地区电力的输送能力和供电质量,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支撑,进一步增强青藏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满足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负荷发展需要。 福建省电力公司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福建电网将投入550亿元资金进行建设,建设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福建电网。 据介绍,2006年福建省完成电网投资78.5亿元,比增62%。到2006年底,福建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6座,变电容量755万千伏安、线路1481公里。拥有220千伏变电站76座、变电容量2166万千伏安、线路5989公里。 2007年福建电网计划投入103亿元,比增31%。1-7月份完成11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建设投资4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排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位。
目前,500千伏海沧、东台、三明变电站新建工程和福州、漳州变电站扩建工程已开工在建。泉州大园、南平、莆田燃气电厂送出、大园至晋江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福建与华东主网联网的第二通道已开工建设。 为解决广西电力供应问题,今年广西电网公司投入37.5亿元用于广西主电网建设,比去年完成主电网工程投资30.3亿元多出约7.2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公司已投资超过22亿元用于主电网建设,包括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762千米,建成投产变电站18座(包含扩建11座),新增变电容量345万千伏安,投产规模逐步扩大。
据统计,今年1—6月广西净增发电装机26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总装机容量达到1575万千瓦,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增长26.8%,全社会用电量312亿千瓦时,增长16.8%。 8月24日上午,埃塞电力公司举行了输变电项目招投标中标签约仪式,埃塞电力公司Meheret Debebe
总经理分别与中国三家企业共六项输变电项目签定了中标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8月24日,阿尔斯通集团公司宣布与中国东方电器集团公司签订了向中方提供4台汽轮机的合同,价值为1.35亿欧元。这四台汽轮机将安装在新建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阿尔斯通集团总裁Patrick Kron表示,此项新订单使该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中国东方电器集团公司处于优越地位,以继续参与中国庞大的核电项目。 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提高风机制造业的国产化率,日前,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能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风能技术应用年会在汕头大学开幕。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能空气动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李方洲、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教授、副理事长、汕头大学叶枝全教授、汕头大学校长助理林丹明教授等风电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如何走自主创新的风电发展之路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据悉,风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我市具有十分丰富的风能资源,在风能开发利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国家第一个风力发电示范场,南澳地处台湾海峡西南端喇叭口,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场年平均风速达8.54米/秒,年有效风速时数超过7000小时,有效风能密度达1011瓦/平方米,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是我国少有的可以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场的地域之一。目前,南澳县已投产风能发电企业7户,其中内资企业5户,外资企业两户。风力发电场共安装各类型风力发电机132台,风机产地主要有瑞典、丹麦、美国以及部分国产风机,总投资额达6.4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5.43万千瓦,年可发电量在1亿千瓦至1.2亿千瓦之间,年产值6800万元人民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