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07年7月30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国变质检中心

     

中国和俄罗斯跨国输电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河换流站工程26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正式开工,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输电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根据规划,该工程将于2008年底完成,届时,通过直流背靠背工程,俄罗斯远东电网将开始向黑龙江电网送电,年供电量将达到43亿千瓦时。

    中俄供电直流背靠背工程是目前规划建设的中国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重点工程,中俄供电直流背靠背工程始终得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次开工建设的黑河换流站工程是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址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该换流站与俄罗斯远东电网500千伏阿穆尔变电站和黑龙江电网500千伏兴福变电站相连,本期换流容量75万千瓦,计划于2008年底投产送电,届时,俄罗斯远东电网将开始向黑龙江电网送电,年供电量将达到43亿千瓦时。

    据了解,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中方总投资共计20亿元,工程包括:在黑河市建设1座750兆瓦的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黑河换流站至绥化市兴福变电站的500千伏送电线路,以及兴福变电站扩建等项目。

  资料链接:

    背靠背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的一种特殊方式,将高压直流输电的整流站和逆变站合并在一个换流站内,在同一处完成将交流变直流,再由直流变交流的换流过程,其整流和逆变的结构、交流侧的设施与高压直流输电完全一样,具有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的最基本的优点,可实现异步联网,较好地实现不同交流电压的电网互联。
   

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促进核电设备的开发与制造,提高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快核电装备自主化进程,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大连组织召开了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国宝,辽宁省副省长、省核电站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刘国强,中广核集团公司董事长、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钱智民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广核工程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公司等单位汇报了当前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有关方面情况。

    张国宝副主任在听取汇报后发表讲话,赞扬了中广核集团在积极推进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推进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钱智民董事长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广核集团积极推动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部署和有关情况。钱董事长指出,作为核电装备国产化的积极推动者、直接受益者,中广核集团一直坚定地走国产化道路,致力于国产化工作。在核电发展大好形势下,中广核集团将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国内制造集团积极配合下,充分利用国内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依托岭澳核电站二期、红沿河核电站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以项目带动国产化,努力实现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国产化比例更高的目标。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东山从进一步确立国产化推进原则、思路和目标,实现红沿河核电工程设备国产化新突破,推进核电国产化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汇报了中广核集团红沿河项目设备自主化方案。他在汇报中表示,红沿河核电工程国产化目标是通过红沿河核电工程四台机组的建设,基本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国产化;其中,1、2号机组总体国产化率不低于70%,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3、4号机组总体国产化率不低于80%。

    会议期间,张国宝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了中广核集团CPR1000核电项目主设备供应及大型锻铸件/核级泵阀联合开发协议、汽轮发电机供货合同、主泵供货合同、反应堆堆内构件支撑板及核岛主设备关键铸锻件联合开发协议等七份合同和协议的签字仪式。

    本次会议是在国家核电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核电标准化系列化建设初具规模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提升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水平,促进红沿河项目建设,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自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海洋局,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核电站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大连市人民政府、大连市发改委、大连市核电建设协调推进小组,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及核电办,上海、黑龙江、四川等省核电办,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红沿河项目三家股东公司以及其他相关的核电企业、设计院所、装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约180人参加了会议。
  

德国风力发电装置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德国《世界报》消息,德国风力发电装置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据德国风能协会(BWE)主席Hermann Albers介绍,2006年,德国风力发电产品的出口额达到42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了45%。2006年德国在世界风能市场所占的份额已达到37%。由于出口的大力推动,2006年德国所有风能装置和零配件的产值已达到56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了40%。2006年,德国国内风力发电产品的销售额达到约15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了26%。

    德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风能产品和技术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德国风能研究所(DEWI)统计,截至2006年底,在德国从事风能工业的职工人数已达到28000人。
   

电容器行业成立技术专家学组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容器分会成立无功补偿与滤波成套装置技术专家学组,旨在通过技术研究和交流,引领行业发展。

  随着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投入实际运用,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对电能质量提出新要求,为电力电容器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骨干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国外知名企业也纷纷在国内合资办厂。目前,一大批新兴的从事电力电容器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企业正在兴起,行业技术研究的重点也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无功补偿与滤波成套装置技术专家学组应运而生。

  据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需要进行有关无功补偿与滤波方面系统的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专家学组将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引领发展。
  

土耳其望吸引外资120亿美元建设电厂

  据国外媒体报道,土耳其国家水资源局 (DSI)官员日前称,该国希望吸引120亿美元外资建设新水电厂,此举还可以缓解夏季大城市水短缺。土耳其官员称,他们希望吸引100-120亿美元国外投资。土耳其政府支持这方面的努力,希望尽快引进外资。

  DSI是负责水资源使用的国家机构,并且规划大坝和灌溉系统。假如外国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售电,土耳其将为外国公司提供10年购电担保。

  该官员透露,装机96万千瓦新水电厂建设招标已经结束,100个水电厂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所有水电厂建设工作希望在4年完成,当工程竣工后,土耳其民营侧电力装机将达到1500万千瓦。土耳其天然气和石油完全依赖进口。该国夏季干燥,人们要减少能源消耗直到秋季到来。伊斯坦布尔4?5个月供水充足,而安卡拉供水形势严峻,只有78天。他称政府计划今年年底从该国中部引水到首都,以结束首都缺水历史。

  土耳其媒体称,安卡拉市政当局说供水从8月开始限制。当局称每个人都有责任克服困难,市民应该减少水用量。安卡拉大坝的水位从去年的23%跌倒今年的5.5%。整个土耳其水位由去年的54%降至46%。干旱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但他估计并不严重。农民们担心温度上升到摄氏44度,水短缺将对农作物收成造成破坏。政府预计今年农作物收成减产8%。土耳其中央银行称,农作物将产将提高食品价格,对拟制通货膨胀产生不利影响。
  

法国电力进军美国核电市场

  法国国营电力公司日前与美国星座能源公司签署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各出资50%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管理将由法国阿海珐核电公司与美国星座能源公司合作建立的4座第三代核电站的开发和运行。法国电力将投入3.5亿美元。

  2005年,法国阿海珐核电公司与美国星座能源公司签署了在2015年之前,在美国共同建设4座最新核电站的合同,此次由法国电力公司与美方建立的合资公司是充分发挥法国电力在管理第三代核反应堆方面的经验和投资能力,负责这些核电站建成之后的运行和管理。

  法国阿海珐核电公司是世界第三代核反应堆(EPR)的开发者,利用该项技术在美国开发建厂则是首次,而法国电力公司与美国同行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则是要保证电站建成后的后续运营。除合资公司之外,根据协议,法国电力公司还有权在市场上获得美国公司最高9.9%的股权,由于星座能源公司目前的市值资本大约为160亿美元,因此,法国电力将出资16亿美元进入美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