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将于5月下旬并网发电,与之配套的500千伏输电系统已进入调试阶段。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工程处副处长王祖力介绍说,三峡右岸电站电力外送建设了7回线路,其中右岸至宜都的3回线路已经开始运行,2回至荆州的线路将于5月下旬进行调试,2回至宋家坝换流站的线路将于今年11月改线之后投运。 王祖力说,自2002年开工建设至今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已竣工投产输电线路4620公里,满足了三峡电力外送需要。 三峡右岸电站1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去年开始安装,计划今年投产4台机组,电力主要送往华东、广东等地区。 三峡输变电工程是三峡工程组成部分,与三峡电站配套建设,也是全国联网的核心工程。三峡电站拥有26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由左岸、右岸电站分期建成投产。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于2005年9月16日全部投产并网运行。右岸电站12台机组今年开始陆续投产,2008年全部投产运行。 截至2007年5月10日,三峡输变电工程累计向华东、华中、华南11省(市、区)输送电力超过1580亿千瓦时,有效地缓解了中国电力紧张局面。 5月9日,笔者从西北电网公司获悉,西北电网公司750千伏电网技术(培训)中心于当日正式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是西北电网公司为进一步深化电网规划研究,充分发挥公司750千伏电网建设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优势,做好750千伏电网技术标准推广服务和技术监督工作,促进标准化建设,强化专业培训,全面提升西北电网公司科技水平的一项重要决策。 据悉,新成立的技术中心为西北电网公司正处级直属二级单位,非独立法人。是为西北电网公司提供电网规划、能源与经济政策等重大战略、前瞻性课题研究和承担750千伏电网技术研究、技术推广、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的技术支撑与服务的机构,是西北电网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培养的基地。
技术中心在职责方面主要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及西北电网公司750千伏电网发展战略,承担西北电网公司下达的电网规划研究、战略发展研究和软课题研究工作。负责西北电力系统潮流、稳定、过电压等有关专题研究计算和分析西北电网负荷特性及发展变化趋势,西北电力供需平衡与预警,以及西北区域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和有关电力技术经济研究工作。参与西北电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和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和负责相关科技项目的过程跟踪、进度检查、质量控制、项目自验收等管理工作。承担西北电网公司下达的科技项目和750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西北电网公司750千伏电网和直属330千伏电网的技术监督服务工作。组织编写、完善750千伏电网建设运行技术标准,并在区域内推广应用。负责更新、维护西北电网技术监督网站。参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主要环节的技术监督,参与重大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的技术调查,汇总技术监督报表,完成技术监督统计、分析和工作总结。承担西北电网公司直属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负责组织编写750千伏电网专业技术培训教材,指导西北五省(区)电力公司开展750千伏电网技术培训工作。负责《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杂志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工作等。 综合报道在风电制造和利用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的丹麦,近日在北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与此同时,丹麦政府还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25年之前,使风力发电达到该国电力供应总量的75%,届时丹麦将成为一个靠风"驱动"的国家。 据报道,这个最新建成的海上风电场名叫"霍恩礁风电场",从丹麦的埃斯比约港可以清楚地看到,80个巨型风涡轮的叶片在距离海岸20公里的高空转动。这个风电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它能提供160兆瓦特的电力,足以满足15万个家庭一年的电力需求。
丹麦在风能利用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从1991年以来,丹麦一共兴建了11个海上风电场,其中"霍恩礁风电场"是最新的一个。这些海上风电场目前共能提供398兆瓦特电力。 从国家电监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今天举办的2007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已形成了以大型发电厂和高效大容量发电机组为骨干的电力工业体系。 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拥有百万千瓦级以上发电厂171座,共拥有发电设备总容量25660万千瓦,占当年底全国拥有的全部发电设备总容量6.22亿千瓦的41.25%。 此外,截至2006年底,全国建成并正式投运的风电机组已达3311台,总容量达259.9万千瓦,当年上网电量约27亿千瓦时。与2005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总容量126.6万千瓦相比,增加105.29%。 (来源:经济日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