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07年4月29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国变质检中心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大坝正式开工

  4月26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大坝三大工程之一的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开工典礼在右岸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中国第三高坝溪洛渡大坝正式开工建设。

  今年3月21日,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八局与业主单位中国三峡总公司签订了溪洛渡大坝土建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合同,总金额30.05亿元,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水电单项标。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是我国目前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是国家在金沙江上建设的首个以双曲拱坝为代表的水电站。该电站大坝坝顶高程610米,坝顶长度700米,最大坝高278米。大坝工程分为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水垫塘和二道坝土建工程、大戏场——马家河坝和塘房坝人工骨料加工系统建安及运行3个标段。计划2007年10月截流,2008年10月开始大坝混凝土浇筑,2012年6月第一台机组安装完成,2013年6月水库蓄水540米高程、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工程竣工。
   

核电站关键设备国产化再突破

    4月12日,上海市科教兴国重大科技项目——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核二级泵研制项目验收会圆满结束。上海电力修造总厂设计、研制的核二级泵通过了上海市核电办领导、核电专家组的验收,为加快核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二级泵,是核电站关键性设备,是我国核电自主化过程中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空白点。“十五”期间,作为市政府组织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及材料研制”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凭借50多年水泵设备设计制造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一力承担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科技项目。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具有50多年水泵设计制造经验,其主导产品常规火电厂5万—60万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组设备,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1998年,原国家电力部、上海市核电办就指导该厂进行核电产品的研制,2002年8月获得国家和安全局颁发的泵阀设计、制造许可证,先后参与国家试验快堆、秦山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有关项目,并取得巴基斯坦C2项目常规岛主给水泵合同。2003年9月起,该厂组织精兵强将全力攻关,在市核电办的指导下开始着手核二级泵的市场调研、方案制定和论证的前期准备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关,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自有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完成了水力模型设计、承压体的制造和泵轴的制造等关键零部件攻关研制,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用泵地技术日臻完善,更为今后承接核电站核二、三级泵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和先进的能源,燃料运输量小,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核电作为实用化、商业化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拥有一定的铀矿资源,一套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和相应的技术队伍,经济发达地区和能源短缺的沿海地区有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早在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就指示我国要适当发展核电的方针,并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要发展核电,不能长期依靠进口外国设备,而必须在进口设备的同时,通过合作生产、引进制造技术,逐步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的比重。”

    我国的核电事业从适当发展阶段的“20世纪末建成10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为根本改变核电发展滞后的局面,我国将根据《核电中长期规划》积极发展核电,“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今后每年都要开工建设2-3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平均每座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至少要达到70%以上”,为上海核电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上海核电装备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核电设计与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上海工业门类齐全,还有机械、电气、科研、院校等180多家产学研单位,先后研制、提供了约50%核电国产化主辅设备。

    上海市核电办副主任刘伟瑞高度评价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核二级泵项目的成功,核级泵在核电设备投资中占据很大分量,该厂开发、设计、研制成功核二级泵,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核电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产品水平也赶上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大降低了核电设备成本,还弥补了我国在核电关键设备自主化的空白,意义十分深远。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上海送变电中标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

    4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中电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发出“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招标”中标通知书,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被确认为该工程第四标段中标单位。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起自山西省晋东南1000千伏变电站,经河南省南阳1000千伏开关站,止于湖北省荆门1000千伏变电站,线路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653.8公里,共分18个标段,途经山西、河南、湖北三个省。项目法人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单位国国网建设有限公司(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华北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为河南立新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3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了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集中规模施工招标,全国有33家送变电公司参与了本工程投标,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参加了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工程的投标。我公司中标的第四标段起始于J33至J48,线路长度为34.107公里,其中山西省晋城市(约8.8公里)及河南省博爱县(约10.7公里)与沁阳县(约14.6公里),共新建铁塔67基,其中转角塔14基,直线塔53基,J35?J37段线路穿越国家级猕猴保护区试验区范围。该工程2007年5月10日开工,2008年10月底竣工。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浙江丽水首座500千伏变电所开工

    4月27日,浙江丽水首座500千伏变电所正式开工建设,500千伏丽水变电所的兴建将有利于改善丽水电网结构,充分发挥丽水丰富的小水电资源的调峰作用,对丽水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电力支撑作用。

    丽水作为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用电需求不断提高,仅今年3月份,丽水市供电量近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7%,增速列浙江全省第一。但由于丽水电网位于浙西南电网的末端,境内一直没有500变电所作为电源支撑,使得丽水电网自供能力弱,且虽然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在丰水期电力送出存在一定难度。500千伏丽水变电所是丽水市的第一个500千伏变电所,也是浙江和福建电网联络的重要节点,是迎峰度夏期间福建电网向浙江电网输送电力能源的绿色大通道。这个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快浙江电网建设,改善丽水受端电网结构,解决丽水电网输送能力不足,提高电能质量,解决局部地区的小水电送出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满足丽水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促使丽水成长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00千伏丽水变电所动态投资约2.5亿元,将于明年7月建成投产。(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内蒙古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4月26日,内蒙古电力公司农电系统为资助贫困农牧户早日用上电的“献爱心”活动启动。这标志着总投资2.92亿元,作为向内蒙古成立60周年献礼工程之一的“户户通电”,已进入紧张的实施阶段。

  目前,该公司已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06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对有关盟市上报的2007年通电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深入无电地区实地调研和反复摸底调查,讨论核实,优化通电方案,编制完成了《2007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计划》。采用电网延伸和分布式供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全区最后389个行政嘎查通电问题,同时可解决3万户农牧户通电及用电问题。

  该计划涉及9个盟市,43个旗县。投资规模2.92亿元,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采取由地方政府垫资方式,先行实现本年度通电目标,垫资资金列入下一年度农网计划中。计划新建10千伏线路4325公里,新建0.4(0.2)千伏线路2221公里,新增配变1080台,容量30465千伏安;新建35千伏输变电工程2项,新建35千伏线路107公里,主变14000千伏安;采用风光互补和光伏系统供电,安装114台风力发电机和486套光伏系统。

  据悉,该计划要求于7月底前完成任务。为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该公司与各有关盟市电业(供电)局分管局长签订了责任状,届时,内蒙古电力公司供电区域内将有3个盟市地 区和18个旗(县、市、区)实现“户户通电”。(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国家电网公司在并举行开工动员大会暨施工合同签字仪式

    4月26日上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开工动员暨施工合同签字仪式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标志着我国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全面铺开。会议期间,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与郑宝森进行了会见,双方互致感谢。靳善忠表示,在今后的电网建设中,山西省政府将一如继往地大力支持。

    会上,郑宝森充分肯定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求广大建设者发扬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拼搏的精神,为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尽心尽力,力争实现2008年、确保2009年工程建成投产的目标,把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成为"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国际一流工程。

    经过激烈角逐,有18家国内送变电企业脱颖而出,中标参与特高压线路工程的建设。各中标单位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认真做好开工准备。会上,国网交流建设有限公司张建坤总经理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与这18家中标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会后,随即召开了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第一次工程协调会议暨工程建设管理培训班,就特高压线路工程作整体工作安排并协调开工具体事宜,并对各参建单位的现场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培训。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横跨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线路全长645千米。自去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以来,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晋东南、南阳、荆门三座变电站(开关站)土建工程正在有序展开;黄河大跨越、汉江大跨越灌注桩基础施工基本完成;变电站特高压主设备的研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直升机组塔应用、塔吊组塔、索道运输等一系列线路施工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线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刘本粹等领导出席。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基建部、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相关网、省电力公司、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代表共计 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孙昕主任主持。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江西将投2.28亿元建220千伏城西变

    “五一”前夕,江西省电力公司投资2.28亿元的新余城西变电站建设项目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可望于5月10日动工兴建,预计该站将于2008年5月底建成投运。

    该站是为支援新钢投资126亿元的300万吨薄钢工程建设的配套供电工程。据悉,新钢300万吨薄钢一期、二期全部投运后,预计新增负荷270兆瓦,供电公司将于2008年6月开始供电。同时该站也是为了缓解新余市城西用电紧张局面,补足袁河工业平台由110千伏岭泉变及沙土变供电的不足,为电力部分负荷转移铺路。拟建的220千伏城西变地处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钨石村东安自然村东的山上。距新钢三期扩建工程所在地不足三公里,距袁河工业平台规划的西面仅50米。该变电站占地面积2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18.3平方米,主变最终规模为3台容量为240MVA变压器,本期规模为2台容量为240MVA的变压器,是江西省220千伏单机容量最大、总容量也最大的变电站。变电站建成后,赣西电网将形成220千伏双环网供电,东有珠珊变,西有城西变,南面有白沙变,北面有渝水变,使赣西主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都得到了一个飞跃式地迈进。(中国电力新闻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