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召开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特高压输电系统开发与示范”启动协调会。这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负责组织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面启动。 去年下半年,国家科技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确定了“特高压输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该项目紧密依托我国开展建设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试验工程,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工程应用。并明确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负责组织承担±800千伏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制共12个课题。 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了国内在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校、研究所和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课题申报,确定了课题详细的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和进度计划,分解课题任务和经费,并与承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陆续启动课题研究。
研究中心还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采用“项目组织型”科研管理模式,以合同为纽带,加强项目计划、质量和费用管理;通过产学研结合,发挥多方优势。全部课题按计划将于2009年底完成,为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科技支撑项目的作用。 世界上海拔最高、西北地区在建燃气项目单机容量最大的格尔木300MW级燃气电站1号机组,3月31日20点正式并网发电。 动态投资11.45亿元、单机容量140.13MW、单机年发电量7.50亿千瓦时的格尔木300MW级燃气电站,是青海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电站的建成,对稳定格尔木地区的电网电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缓解了格尔木地区电力不足,还改善了能源和电网结构,保证了青藏铁路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在水电站枯水期发电不能达到调峰和调压的要求时,确保地区电网电压的平衡和正常运行,为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资源开发和格尔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目的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个“非水电”项目的成功实践。自2005年10月28日,主厂房浇注第一罐混凝土、电站全面开工以来,参加电站建设的2000多名施工人员,在风沙、严寒、缺氧、蚊咬的艰苦环境中,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方通力合作,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工期,确保工程进度,保证了1号机组一次启动成功,一次试运成功。
日前,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分管市领导、广东电网公司负责人、粤电集团负责人等,在广东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会场前台一一落座,在一份关停小火电机组责任书上,认真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900万千瓦的任务按期完成,广东使出两手硬招:对没有完成关停任务的各地市和企业,将暂停火电项目审批;已建成的项目停止收购其上网电量。 目前,广东省的电源结构不尽合理,燃油机组和小火电机组所占比重偏高,分别占省内装机总容量的28.4%和16%,而小火电机组发电煤耗比大机组高30%至50%。“十一五”期间,广东将加快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确保完成关停900万千瓦的任务,力争关停1000万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全部关停。目前广东省发改委已定出关停时间表:今年内关停小火电机组约220万千瓦,计划2008年关停约385万千瓦,2009年关停约301万千瓦。
在淘汰小火电的同时,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强火电厂脱硫治理。2008年前,全省12.5万千瓦及以上现役燃煤机组要全部建成并投运脱硫工程。从2008年起,新、扩建的火电机组原则上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做好火电“三废”排放以及噪音防治工作,争取到2010年,全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排50万吨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近日明确的农村电力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将解决全区最后351个无电行政村(嘎查)的通电问题,实现全区行政村(嘎查)通电率100%的目标,使近4万户农牧民用上电。 内蒙古电力公司表示,为按时完成农村电网完善工程计划中的无电牧区行政村通电任务,内蒙古将按照国家补贴20%、地方自筹20%、电力公司贷款60%的比例,投入资金约2.5亿元。 2006年,内蒙古已经实现农区所有行政村的通电目标,今年农区通电的目标是“户户通电”。
按照方案,内蒙古草原牧区将有257个行政村(嘎查)纳入电网的通电范围,另外94个无电村(嘎查)因地处草原腹地、远离电网,将采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方式实现通电。
为进一步加强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运行管理,适应建设“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坚强送端电网的需要,西北电网公司瞄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目标,以“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将750千伏电网建设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为国家特高压电网运行维护积累经验、提供支持。 建立保证750千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生产标准体系。在总结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重在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不断充实、完善示范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和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满足750千伏电网运行管理“五统一”要求的标准体系。即统一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统一运行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统一设备技术管理规范、统一现场作业管理标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制定750千伏电网工程生产准备工作标准指导意见、750千伏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750千伏电网运行管理公司管理规范等。 建设科学规范的750千伏运行管理公司生产信息系统。结合西北电网公司ERP系统建设,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对750千伏电网生产运行、技术监督、专业管理、检修委托等业务流程全面疏理,从保证安全稳定的需要出发,建设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750千伏运行管理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要求运行工区完善750千伏电网运行分析机制,建立月度季度重点分析、年度综合分析、主要专业专题分析、重大事件及时分析的分析汇报制度。对电网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超前研究,积极防范,完善预案,建立750千伏电网安全生产预警预防机制。 打造适应750千伏电网快速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西北电网公司将在年内加快推动建立750千伏技能鉴定中心(站)。编制750千伏电网技术统一的培训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工程两站的培训基地作用,搭建面向五省(区)的培训平台,为后续工程建设运行培养人才队伍。3月12日至17日,在西宁举办了首期750千伏电网技术培训班,来自青海公司系统的750千伏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保证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西北电网公司成立了总工程师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组,落实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将活动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进行,明确了每项工作任务的时限和要求,目前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750千伏示范工程平稳运行,西北750千伏电网全面建设。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总监谭荣尧日前表示,中国电力发展与改革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电力行业目前仍存在四大问题,而中国电力监管工作还没有到位。 谭荣尧是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能力建设研究报告》课题成果发布暨出版首发仪式上作上述表示的。 他认为电力行业存在的四大问题是:效率较低,电力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建设和用电需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供电设施装备水平较低,供电可靠性不高,服务质量较差;发展机制没有理顺,电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薄弱,电力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够协调。 他表示,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电力行业结构与调节机制不协调;企业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市场经济的现代电力监管尚未有效建立。要使中国电力行业的绩效明显提高,必须尽快在市场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监管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谭荣尧强调,目前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还不具备与监管一个庞大的电力行业和快速发展的电力市场相适应的职能和手段,内部基础能力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为研究提高中国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财政部、世界银行和中国电监会合作开展了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能力建设课题研究,用两年多时间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国际视角,深入分析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和中国电力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找到推进电力改革、加强和改善电力监管的科学路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