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已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二 如何对中国电力行业进行监管?如何制约电力企业的垄断行为,限制企业随意提高价格和降低服务质量?如何对电价、用电质量和电力投资进行有效监管?28日,由电监会、财政部、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能力建设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存在电力行业政策制定和监管职能不分,规划审批与投资监管职责混淆,电价监管职责配置不当,电力企业存在成本模糊,电源结构与环境矛盾突出,供电可靠性不高、服务质量较差等市场化较低现象。这成为中国电力六大软肋。 《报告》建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出台新《电力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一个电力行业政策制定部门——能源部,并逐步调整价格制定职能,成立专门的反垄断机构与电监会联合办公。而随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逐步加大,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经验),考虑将电力工业和天然气行业的监管机制整合,并逐步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的能源监管机构。 ■电力行业效率较低 《报告》显示,过去20年里,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电力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已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二。但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绩效依然存在问题,如效率较低。中国电力工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中国每千瓦时平均煤耗比发达国家高50克标准煤,火电厂耗水率每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四成多,主要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电力企业主辅事实上不分的问题普遍存在,成本模糊、笼统,不能有效控制,交叉补贴和关联交易不可避免,极大地降低了效率。 其次,中国电源结构不合理,截至2005年发电总装机容量中,火电、水电、核电比例分别为75.6%、22.9%和1.35%,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很小。这样的电源结构使电力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此外,供电设施装备水平较低,供电可靠性不高,服务质量较差。中国城乡供电设施特别是农村供电设施装备水平普遍较低,供电服务由于缺乏竞争压力的约束和必要的行为监管,随意性较大,导致供电可靠性不高,服务质量较差。由于电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薄弱,电力供应时而过剩,时而严重短缺。 《报告》认为,中国电力市场市场化程度低,电力企业外部市场压力不够,内部深化改革、挖掘潜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动力明显不足。 ■建议成立能源部门 在谈到对中国电力职能监管的建议时,这份由国内外17位专家组成的核心小组共同完成的《报告》提出,中国已经有了专责的电力监管机构,但中国还没有专门的负责制定能源或电力行业综合政策的部级机构。 《报告》建议,在改革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价格司等相关机构职能配置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尽快成立一个能源政策机构———能源部,其主要责任是为中国能源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电力与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负责起草有关电力法规,制定电价政策等有关指导电力监管的政策。但该建议同时指出能源部不能既制定基本规章,又作为这些规章的执行者。 ■违规国企公开通报 在《报告》中,专家主张对国有电力企业采取特殊方法。首先,如把成本、收入等参数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或者限制收回成本的程度,而不要直接采取利润刺激来提高效率。 其次,对违规企业予以公开通报,一般情况下,由于国有企业经理人对个人声誉比经济处罚更为在意和关注,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影响经理人的任免。 再次,对被监管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参与其职务任命。从衡量专业能力和经营绩效的角度来看,监管机构可能更直接地了解什么人更适合被监管企业的高级管理职位,更直接地了解有关人员管理企业的才能、专业能力和经营绩效。 最后,监管对被监管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为合理制定和控制成本,避免消费者不合理的负担,平衡电力企业经营者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监管机构应该对被监管的国有电力企业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最高额度做出限制。 专家预测 未来一年电价将上涨 《报告》预测,未来12个月内,由于近期电力需求增加,燃料(特别是煤)价格持续上涨,发电电价将有一定程度的持续上涨,各省存在一定差异。零售电价的平均水平将整体上升,尽管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会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零售电价中发电成本占了很大比例,而电网所占比例有限。根据新的电价政策,预计电网公司的利润将有所增加。 根据有关价格调整政策,消费者价格应更能反映成本,零售电价的结构将发生变化。至于远期电价,《报告》指出,“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告诉我们,他们认为,政府决定的发电容量电价和市场决定的电量电价两者相结合的改革仅仅适用于过渡阶段,从长远来看,两个因素都可以由市场来决定。” 从目前全国的零售电价情况看,2005年全国平均零售电价为每度0.5元,海南、上海和广东的平均电价最高,均超过每度0.6元。贵州和青海平均电价最低,约为每度0.35元。 (新华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总监谭荣尧日前透露,预计今年全国新投产电力装机950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缓解,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谭荣尧在电力监管机构能力建设研究报告首发式上表示,全国电力供应已基本实现供需平衡。2006年全国新投产机组超过1亿千瓦,当年底电力装机容量超过6.22亿千瓦。 “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电力工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谭荣尧表示。 谭荣尧认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还存在四大问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电力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建设和用电需求;发展机制没有理顺。
“要使我国电力工业的绩效明显提高,必须尽快在市场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监管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谭荣尧说。 认真履行“优质服务年”承诺,积极奉献清洁能源,国家电网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全面提速。3月26日,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在新疆阿瓦提、山东巨野、内蒙古赤峰、辽宁黑山、河南扶沟的五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同时开工,项目合同签字仪式及开工仪式一并在京举行。 据介绍,国能这五个生物质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均为建设一台1.2万千瓦级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每台机组总投资约1.3亿元。按年运行6000小时计算,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0万吨,年发电量约0.72亿千瓦时。在秸秆收购、加工、运输等方面,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约2000万元。 我国生物质发电事业正面临着一个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生物质发电事业,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党组对生物质发电事业的发展非常关注。在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山东菏泽生物质发电项目调研座谈会上,公司对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描绘了宏伟蓝图,要求加快并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步伐。 今年是央企“优质服务年”,公司在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八项优质服务中,明确提出将向社会输送10.6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为实现这一公开承诺,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正全力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投产步伐,确保年内完成15个项目开工、12个项目并网发电的任务。目前,公司已有4个项目并网发电,29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得到核准。 此次开工的五个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参建单位及所在地政府相关领导,出席项目签字仪式暨开工仪式并发言。参建单位代表表示,将克服工期紧等困难,全力以赴做好工程建设工作,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踏踏实实地研究探索生物质发电的规律和特点,为加快推进生物质发电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政府领导表示,生物质发电具有能源替代、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增长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生物质发电事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广大农村的民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将尽地方所能,提供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为项目的建设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据悉,在深入总结山东单县等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管理、施工、物资采购、调试和生产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新开工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均采用施工总承包、监理加业主工程师的全新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山东省把推进农村电气化改造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并逐步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农村用电比城市昂贵的现状,力促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吕春泉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电力“优质服务年”暨“真情彩虹·和谐山东”供电服务现场上表示,今年山东公司将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服务新农村建设。 据了解,“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县5个、电气化示范乡(镇)30个、电气化示范村600个。 目前,山东全省已建成电气化县4个、乡镇18个、村219个。同时,山东电力设立了“95598”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并做出承诺,农村地区拨打热线求助,供电抢修人员将在90分钟内赶到现场。 同时,山东省正在积极推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前,山东的淄博、潍坊和济南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其他市正在逐步推开。 上海电气核电成套起重运输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日前在上海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正式启动。作为核电设施的核心部件,这一项目建成后,将使上海成为我国唯一拥有核电成套供应能力的大型基地,并把我国的核电生产制造能力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上海电气属下的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有限公司承建的这个项目,总投资7.2亿元,占地面积逾21万平方米,将建设一座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作的联合厂房、核燃料输送系统试验车间及配套件综合厂房、大型的露天总装场地和堆场、一座反应堆环行起重机试验台架等设施,预计于明年6月完成。项目达纲后,年产值逾13.2亿元,并将使上海电气现有的核电设备产业链得以完善,形成每年提供两套百万千瓦以上的成套核电设备的能力。 核电起重运输设备堪称核电站的“骨架”,密封设备的安装、核燃料的装卸、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均须依靠这些“左臂右膀”的精工细作。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作为上海核电产业的主要成员,将以这一项目为主线,重点发展核电成套起重运输机械、核岛环形起重机、核燃料装卸料机等。目前,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已承接了国外4台核岛环形起重机的合同任务。 除起重运输设备外,上海电气配套建设的核电设施还包括:上海核电设备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岛主设备、大型化工容器;上海重型机器厂承担的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开发;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的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海核电技术装备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岛主设备设计等等。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今年6月将在临港基地建成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形成具有承制年产2套1000MW级压水堆的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等)、1700MW第三代压水堆常规岛半速机组和195MW高温气冷堆压力壳、蒸发器等关键设备的能力。到2008年底,总投资60多亿元的上海电气核电制造产业链将全面建成,成为国内投入最多、设施最集中、专业化能力最强的核电设备制造新基地。
国务院西部办日前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将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00万千瓦,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 根据《规划》,今年我国西部地区将重点建设一批大型水电工程和大型煤电基地,加快建设西电东送三大输电通道和跨区域输变电工程,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煤电一体化重大项目,有序发展铝电联营。煤炭生产及煤电一体化基地包括陕西、宁夏、内蒙古、贵州、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大型水电基地包括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红水河、乌江等流域。 《规划》将农村能源工程列为“十一五”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要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利用电网延伸,采用风力发电、小水电和微水电等方式,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金祥强调,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凡是不能安置好移民的水电站项目,都将不予核准。 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8.8亿元,其中新建的750千伏银川东变电站规模是亚洲同级变电站中最大的,总投资5.3亿元。另外还新建370多公里的750千伏线路。根据规划,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规划中的银川东至天津(山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运营后,将促成宁夏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实现宁夏“西电东送”第一个目标--外送华北电网300千瓦电力。截止3月18日,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750千伏构架和330千伏构架基础全部完成。 3月18日下午,宁夏电力公司的员工正在对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中330千伏构架基础进行扫尾。 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8.8亿元,其中新建的750千伏银川东变电站规模是亚洲同级变电站中最大的,总投资5.3亿元。另外还新建370多公里的750千伏线路。根据规划,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规划中的银川东至天津(山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运营后,将促成宁夏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实现宁夏“西电东送”第一个目标--外送华北电网300千瓦电力。截止3月18日,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750千伏构架和330千伏构架基础全部完成。 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8.8亿元,其中新建的750千伏银川东变电站规模是亚洲同级变电站中最大的,总投资5.3亿元。另外还新建370多公里的750千伏线路。根据规划,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规划中的银川东至天津(山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运营后,将促成宁夏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实现宁夏“西电东送”第一个目标--外送华北电网300千瓦电力。截止3月18日,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750千伏构架和330千伏构架基础全部完成。
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8.8亿元,其中新建的750千伏银川东变电站规模是亚洲同级变电站中最大的,总投资5.3亿元。另外还新建370多公里的750千伏线路。根据规划,兰州东至银川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规划中的银川东至天津(山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运营后,将促成宁夏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打捆外送,实现宁夏“西电东送”第一个目标--外送华北电网300千瓦
电力。截止3月18日,银川东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750千伏构架和330千伏构架基础全部完成。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日前在成都表示,作为国内核燃料唯一供应商,中核集团有能力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为核电国产化提供保障。 李广长介绍说,中核集团为满足我国核电发展,已制定了核燃料事业发展规划并正在实施。“我们将继续为各核电用户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确保安全供应,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李广长说。
据其介绍,中核集团下属的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目前已经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所生产的核燃料组件质量已达国际一流。据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总经理畅欣介绍,自1986年该公司建成我国第一条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以来,该公司已为我国所有运行的压水堆核电站提供了从300MW至1000MW的各种类型国产燃料组件,其所生产的3000多组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内无一因制造原因破损,实现了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据宁夏自治区电力部门介绍,宁夏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统计和评价,全区具有十分丰富的风能资源,预计总储量为2.253×1010W,技术可开发量(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50W/平方米区域)为35.6×108W。目前宁夏已建成风力发电装机12.22万千瓦,但宁夏在开发风电清洁能源中尚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增值税实际税负较高,风力发电的成本80%-90%是固定资产折旧和财务费用,增值税可抵扣内容几乎没有,实际税负接近8.5%,高于或等同于其它行业,没有体现利用可再生资源应该给予的鼓励。 二是所得税减免方式不适宜风力发电发展。国家对西部地区新建的电力企业在2010年前给予两免三减半及15%税率的优惠政策,由于风力发电投资巨大,风力发电往往是“小步快跑”的建设模式,待开发规模扩大及机组开始产生利润时,免税期已到期。
三是融资困难。风力发电每千瓦的投资到近万元,高出火电的2-3倍,金融机构要求必须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目前缺乏政府为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担保机制和专项资金扶持。 由甘肃省发改委会同甘肃省气象局等有关单位于2007年元月完成的《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显示,甘肃省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 其中:风能资源丰富区、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及以上的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4%,风能资源储量为3395万千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667万千瓦。
根据现有风能资源普查成果,结合全省风电场工程规划,下一阶段,将在全省各规划风电场和部分具备风电开发条件的区域内增设测风塔,建立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并通过对区域内及周边地区气象站资料和设塔测风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中尺度风能专业分布图谱,提出全省各规划风电场详细的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价报告,建立全省风能资源数据库,为推进甘肃省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做好风电场建设前期和项目储备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今年山西电网建设继续提速,实施“双千”工程,投资80亿元,开工建设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009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70公里,建设规模是上年的两倍。今、明两年的158个电网建设项目核准手续已全部办结,具备了开工条件。 山西电网在全国电网格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担负着向京津唐等地区送电和“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发电装机将从2300万千瓦增加到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新增本省自用装机1660万千瓦,外送电装机1440万千瓦。 根据电源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将以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走“特高压、大联网、大火电、大市场”的道路,加快实施电网建设规划。全省包括特高压电网在内的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达382亿元,其中本省电网投资302亿元。省电力公司锁定目标:2006年到2008年,用3年的时间,提前两年完成电网建设“十一五”规划。通过提升各级电网供电能力,将山西电网建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以500千伏为省网主网架、220千伏为市主网架的现代化坚强电网。
为了全面推进重大电力项目的建设,省委、省政府把电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推进。以去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省长于幼军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山西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为起点,山西电网拉开了新一轮建设高潮。2006年实施的“双五百”工程,以运城至临汾500千伏Ⅱ回输变电工程投产运行为标志,纵贯山西南北、全长700公里的500千伏双回路全部建成投产,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639万千伏安、线路775公里,分别是2005年的2.5倍和1.8倍,创下历史投资规模之最。 3月26日上午,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水磨沟交界处的“110千伏三汽配变电站”正式奠基,标志着乌鲁木齐电网“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新疆电力公司将投资45.9亿元用于乌鲁木齐电网建设。 在同日举行的“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电网发展座谈会上,新疆电力公司与乌鲁木齐市政府达成共识:“十一五”期间将共同努力建设地方电网,使乌鲁木齐在建设成为西部新的资源加工中心过程中拥有充足、可靠的电力支持。 新疆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将投资45.9亿元,用于乌鲁木齐电网建设,促使乌鲁木齐电网成为新疆电网的重要支撑点和南北互联的枢纽中心。届时,乌市将新建和扩建各等级变电站25座,新建输电线路1100多公里。乌鲁木齐市政府也透露将取得8亿元资金支持用于电网建设,并表示将在电价机制方面积极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在“十一五”末建成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玛纳斯-伊犁、准东煤电基地-乌鲁木齐以及吐鲁番-库尔勒750千伏输电通道,初步形成覆盖全疆大部分地州的“工”字形750千伏主网架,使乌鲁木齐成为新疆西电东送的枢纽点。预计2010年,乌鲁木齐电网最大负荷为158万千瓦,乌鲁木齐电业局将实现供电103亿千瓦时;2020年的最大负荷415万千瓦,供电量将达282亿千瓦时。 作为能源大区,我区近年来加快了优势资源转换,在首府乌鲁木齐市周边布局了大批以石化、煤化工、冶金、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并在土地使用、税收政策和电力价格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国内资本。在此背景下,乌鲁木齐地区的工业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加快电网建设为新疆能源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必要保障。 (来源:新疆都市报 赵旭东、董玉平)西电东送主力贵州电网公司承诺今年外送电力增加到550万千瓦。 贵州电网公司承诺: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今年外送电力要从去年的400万千瓦增加到550万千瓦,认真履行省间电力交易合同,超额完成省间框架协议约定的电力电量;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电力供应,供应紧张时做好有序供电,做到取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依法经营,诚信服务,严格遵守国家电价政策;保证完成南网公司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确保新增报装客户供电方案答复期限;确保电力故障报修服务的时限;推动资源和环境保护,开展统调发电节能、环保和经济调度;服务新农村建设,今年要解决4.1万农村无电人口、109个无电村的用电问题。 (来源:新华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