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 信 息
         (更新时间2007年3月7日) 
      

主页  行业新闻  市场动态  电力信息  变压器技术  权威认证  政策导航  企业风采  数据总汇  国变质检中心

     

百色水利枢纽累计发电8.7亿千瓦时

    3月1日,记者在百色水利枢纽管理处了解到,自去年11月26日,百色水利枢纽电站工程最后一台机组经验收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实现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枢纽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4%以上。到今年2月底,百色水利枢纽已累计发电8.7亿千瓦时,缴纳税收1500万元,安全运行314天,并经过去年汛期洪水的考验,为南宁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色水利枢纽是国家在广西继龙滩水电站之后开工建设的又一项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该项目总库容56.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54万千瓦,工程总投资62.95亿元,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已经开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先后为珠江压咸应急补水共1.1亿立方米。为了保证下游航运与环境用水,百色水库去年还为下游河道补水1.15亿立方米。目前,电厂已累计发电8.7亿千瓦时,缴纳税收1500万元。

    百色水库的建成,结合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的南宁市防洪堤,可使南宁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远期可使南宁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按防洪效益计,共保护人口187.3万,保护耕地7.28万公顷,水库多年平均防洪效益达7.75亿元。百色水利枢纽经过了去年汛期洪水的考验,各项工程和库区移民均安全度汛,保障了南宁市在洪水中安全度汛。

    目前,随着四台机组并网发电,广西右江水利开发公司已由建设管理期向运行管理期顺利过渡。据水利枢纽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当前主要做好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收尾工作,包括通航建筑物上闸首部分、坝后电站建设、坝区水土保持、左岸景观工程以及抓紧工程验收和竣工决算工作。同时,做好水库优化调度,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争取多发电。
  

罗平-百色二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核准
紧凑型输电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7]366号文正式批复核准南方电网“十一五”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罗平-百色二回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紧凑型输电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罗百二回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是为满足云电外送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骨干网架,优化配置资源而兴建的,是云南电力外送广西、广东的第三条500千伏输电通道,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能有效增强南方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提高整个南方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

    根据工程建设内容、近期价格水平和规划设计部门投资审核意见,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准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6.51亿元,动态总投资为6.67亿元。

    核准的罗平-百色二回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500千伏百色、罗平变电站各扩建1个500千伏出线间隔;新建罗平至百色变第二回500千伏线路,线路长度约296公里;在百色变至罗平变第二回500千伏线路的百色侧上安装串补度50%左右的固定串联补偿装置;在百色变至罗平变第二回500千伏线路两侧各安装一组18万千乏高压并联电抗器;同时配置相应的低压无功补偿及二次系统设备。

    据悉,本工程计划于今年6月份投产,工期非常紧张。南方电网公司遵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原则,抓紧开展有关工作,工程建设单位——超高压输电公司已经按照有关要求,提前开展了工程征地、招标等有关工作,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据了解,之前已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的500千伏罗百一回交流输电线路是500千伏天广四回输变电工程的罗平——百色段,是我国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长距离线路中采用紧凑型输电技术,于2005年6月投运,目前运行稳定。据统计,2006年,超高压公司为云南送出电量107.3亿千瓦时,其中罗平--百色紧凑型输电线路输送电量49.91亿千瓦时,占为云南送出电量的46.5%。在此基础上,超高压公司申报的《500千伏罗平--百色紧凑型输电线路工程》科研成果于近日荣获2006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紧凑型输电技术不仅明显提高自然输送功率达到132万千瓦,较传统型线路提高了35.34%,而且每公里少占送电走廊27.4亩,可有效减少林木砍伐、青苗赔偿及房屋拆迁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目前,南方电网正在500千伏贵州施秉至广东贤令山、云南500千伏德宏输变电工程等工程中推广应用紧凑型输电技术。(陈云亭)
   

2006年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5.1%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火电发电量为235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了15.1%。《公报》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2.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3%,发电量为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其中,火电23573亿千瓦时,增长15.1%;水电4167亿千瓦时,增长5.0%。此外,原煤生产总量23.8亿吨,同比增长8.0%;原油生产总量1.84亿吨,同比增长1.7%。

  《公报》指出,2006年,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煤炭23.7亿吨,增长9.6%;原油3.2亿吨,增长7.1%;天然气556亿立方米,增长19.9%;核电543亿千瓦时,增长2.4%。

  2006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2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3%。据悉,这是我国单位GDP能耗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公报》中统计的与电力工业有关的数据还包括: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0117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15531万千伏安。三峡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13亿元。三峡电站已投产机组全年发电492亿千瓦时,累计发电已达1461亿千瓦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96亿元,增长12.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企业)375个,比上年下降3.9%;实际使用金额12.8亿美元,下降8.1%。

  去年,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13处,其中,能源矿产地42处,金属矿产地85处,非金属矿产地85处,水气矿产地1处。有72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9.44亿吨,天然气5381亿立方米,原煤367亿吨。 
  

三峡梯级电站计划今年发电786亿千瓦时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对新华社记者说,眼下长江上游的春旱,不会对旗下的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全年发电产生太大影响,这两个梯级电站计划今年发电786亿千瓦时,约比2006年多发电150亿千瓦时。

    曹广晶是在正在宜昌召开的中国三峡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据介绍,2006年是长江1877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枯年份,长江上游遭遇了百年干旱,来水与往年比大为减少。去年长江流经三峡坝址的断面流量仅为2985亿立方米,远少于平常年景的平均断面流量4510亿立方米,这给三峡发电带来了难度。尽管如此,中国三峡总公司通过优化调度,精心运行,两座梯级电站去年发电量仍达到了638亿千瓦时,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年度发电任务。

    三峡梯级电站电力目前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直接和间接受电省份达15个。“当然,我们为使三峡工程多创效益,缓解全国电力紧张局面,在去年初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争取发电680亿千瓦时,由于长江来水量不理想,这个内部争取的计划没有实现。”曹广晶遗憾地说。

    曹广晶表示,发电量预测有个参数选定问题,一般把平水年份作为参照。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发电量指标,是按比较有把握的来水量核定的。当然长江来水有随机性,今年是枯水、平水还是丰水,目前还不清楚,这也正是水电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其缺点。

    他说,三峡水库去年10月27日蓄水至156米后,已经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虽然无法准确预测来水量,但中国三峡总公司已可以凭此库容调节发电用水,以保持高水头均衡发电。今年下半年,三峡右岸电站将有3至4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这也为完成今年的发电计划提供了保障。“可以说,即使比平常年份少10%至15%的来水量,三峡梯级电站也能完成年度发电计划。”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沙先华补充说:“水力发电跟农业生产有些相似,‘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才能合理利用来水,均匀发电输送。不能以长江上游当前的春旱,来判断今年长江就会大旱。中国三峡总公司将努力做好三峡梯级电站的优化调度,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长江水利资源。”

    据了解,气候的中长期预测仍是世界性难题。长江流域今年到底会发生干旱还是洪水,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三峡电站已投产14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装机容量为980万千瓦。其下游的葛洲坝电站机组经去年扩容后,目前装机容量约280万千瓦。两座电站均布设在长江宜昌段,相距约38公里。
   

中国计划投500亿美元发展核电 建30个核反应堆

    随着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公司签订第三代核电技术转让,中国核电体制、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的崛起,打破了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掌控中国核电项目的“双寡头”格局。

中电投崛起

    3月1日,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这表明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式确定选用西屋联合体的AP1000方案。

    国家从2003年启动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招标组织工作,国际上多家著名厂商参与了竞标。

    此次核电自主化以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两个项目共四台机组建设为依托。

    据介绍,浙江三门项目持股状况是:中核集团占51%,浙江省能源集团占20%,中电投占14%,中国华能集团占10%、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占5%。

    山东海阳项目持股状况是:中电投占65%,山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占10%,烟台电力开发公司占10%,其他三家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和中核集团各5%。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山东海阳项目中,中电投成为控股方,这也是该集团自2002年底成立以来,第一次成为核电项目的控股股东。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掌控中国核电项目的“双寡头”格局逐渐被打破。

    2002年,电力行业厂网“分家”时,中电投就承接了原国家电力公司几乎全部的核电资产,其持有的核电机组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15%。但是,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在海阳项目之前,我国核电项目全部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控股。

    随着核电大开发时代到来,会不会有更多的控股主体出现?业内人士认为,这取决于几大因素:一、核电盈利水平;二、技术水平;三、政府态度。

    “国内其他电力集团要想控股的话,至少要准备十年。”业内人士称。而按我国政策,外资不能控股核电项目。

成立专门公司消化新技术

    第三次核电技术引进,给我国核电行业带来另一个变化:中国核电引进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即成立专门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由其负责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美国西屋联合体签约当天,签订的是两个框架性协议,一个是核岛采购框架合同。在这个合同中,中核集团控股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和中电投集团控股的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作为采购方,西屋联合体作为供货方;一个是技术转让框架合同。该合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受让方,西屋联合体及其分包企业作为转让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我国政府极为重视核电事业发展,近日正式批准并组建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据介绍,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定位,主要是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第三代核电技术。

    据透露,中电投党组书记、总经理王炳华兼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一般企业力量没有那么大,由国家专门成立一家公司做消化吸收的工作,之后再将这一技术转给国内企业,这样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更有利于解决能源安全。”业内人士如此说。

    由于核电是清洁能源,我国今后将会大力发展。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投入500亿美元左右,建造30个核反应堆,将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提高到4000万千瓦。目前,核电装机容易仅800多万千瓦。
  

中国国家电网今年投资将创新高

    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2007年国家电网固定投资将创新高: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025亿元,完成售电量18910亿千瓦时。同时全力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今年,国家电网将开工建设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5.2万公里,变电容量2.3亿千伏安;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4.8万公里,变电容量1.9亿千伏安。 国家电网有关负责人强调,今年将把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电网安全。同时,全面开展电网技术改造,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充分发挥电网调度在电力节能中的重要作用,改进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完善调度规则,积极实施经济、节能、环保调度。 “通过这些年电网建设的加速发展,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同时电网实现了安全可靠供电。在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情况下,国家电网没有发生象莫斯科、纽约、东京和欧洲部分国家那样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电网和设备事故分别下降23.8%和51.0%。”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2006年国家电网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公司经营区域内新增12个全面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解决了54.5万无电户、188万人的用电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