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06年上网电量近300亿千瓦时 记者日前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获悉,2006年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上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4台机组上网电量近300亿千瓦时。 据悉,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为止,大亚湾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全年实现上网电量达299.20亿千瓦时。其中,大亚湾核电站实现上网电量148.58亿千瓦时;岭澳核电站实现上网电量150.62亿千瓦时。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稳步推进核电工程建设的同时,确保核电站安全生产,不断优化日常生产及大修管理模式,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的三次机组换料大修,完成了多项重要设备的跟踪处理。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4台机组工业安全状况良好,全年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其中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了连续5年零工业安全事故。
与2005年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衡量同类型核电机组安全运行水平的9项业绩指标比较,2006年大亚湾核电站9项指标全部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非计划自动停堆次数指标和化学指标2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岭澳核电站8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燃料可靠性、化学指标和工业安全事故率4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从1月23日召开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南方电网公司将以南网方略统揽工作全局,继续坚持“完善、规范、巩固、提高”,在“提高”上下功夫,上水平;突出抓好电网安全、基础管理、节能环保几项工作,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人员素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建设责任南网、和谐南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表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分别对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南方电网公司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钱桂敬、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局长郭建新、国家电监会首席工程师顾峻源、中电联副理事长孙玉才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洪波宣读云南省政府给南方电网公司的感谢信。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作工作报告,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建国主持会议。 2006年,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落实公司大政方针,加强企业管理,在“提高”上下功夫,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超额完成了国资委下达的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电网保持了安全稳定,主要安全生产指标全部优于2005年。完成售电量39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西电东送电量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9%;调峰调频电厂发电量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主营业务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17.3%;净资产收益率7.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373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325千米,变电容量2655万千伏安。2006年年底,公司资产总额2969亿元,资产负债率61.7%。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上升了50位,列第266位。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在工作报告中,袁懋振首次提出了南网方略的概念。袁懋振指出,南网方略就是公司的大政方针。包括了公司宗旨、公司使命、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公司生命线、工作方针、公司令、主题形象、企业理念九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企业理念包含了安全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廉洁理念、团队理念。南网方略进一步明确地回答了一个中央企业对谁负责、为谁服务,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南方电网、怎样建设南方电网的核心问题。南网方略具有先进性、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四个特点。 2007年,南方电网公司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和公司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杜绝电厂垮坝事故,杜绝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生产人员死亡事故。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413亿元,调峰电源投资13亿元,小型基建投资14.7亿元,技术改造投资108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0333千米,变电容量3124万千伏安,换流容量300万千瓦。公司系统售电量4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调峰调频电厂发电量88.5亿千瓦时;西电东送电量7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主营业务收入2465亿元;购电单位成本345.02元/千千瓦时,供电单位成本110.38元/千千瓦时;综合线损率6.95%;应收电费余额24亿元。资产总额3303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3.5%以内。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0%。
围绕上述目标,南方电网公司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二是注重节能环保,提高供电质量和水平。三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四是优化电网规划和项目建设,提高基建管理水平。五是加强集约化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六是深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合作水平。七是坚持不懈抓好“四好”班子建设,提高整体效能。八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提高人员素质。九是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管理创新水平。十是融入中心工作,提高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全国电力供需实现基本平衡 2006年全国电力建设再创佳绩,全国范围电力供需实现基本平衡。全年国家核准开工电站项目规模约7950万千瓦。其中:水电1950万千瓦,火电5960万千瓦,风电、秸秆发电40万千瓦。已核准火电项目中,煤耗较低的单机30万千瓦级热电与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项目规模占全部火电规模的91%。全年核准330千伏以上电网项目输电线路15800公里,变电容量7200万千伏安;直流线路1440公里,换流容量650万千瓦。全年投产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跨上6亿千瓦台阶。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全国范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电力工业结束了自2002年6月以来的持续缺电状况,开始步入电力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十一五”电力发展与改革方针确定 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电力工业发展要坚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发展火电、有序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带动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加强国际合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 11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抓紧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逐步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建设,着力构建符合国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价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电价政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企分开,健全电力市场监管体制。 三、我国核电发展目标确定 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06年底,我国投入运行的核电装机容量为785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3%左右;到2020年,核电装机比例将增加到4%,达到4000万千瓦。2006年12月,国核技筹备组与西屋电气签订了三代核电项目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 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9个重点耗能行业的1011家企业提出了节能要求并建立监测系统,其中包括132家电力企业。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力行业进一步调整电源结构,优化发电节能和环保经济调度,加大关停小火电机组力度。8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改进发电调度方式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按发电机组能耗,实施节能发电调度的思路。9-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电监会等部门,赴六大区域电网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调研活动,明确将启动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 2006年,全国发电企业供电煤耗为366克/千瓦时,下降4克/千瓦时,全国输电线损为7.08%,比2005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五、深入论证和验证特高压输电技术 8月9日和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核准晋东南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工程、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强调,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实践检验是非常必要的,要通过特高压的试验工程,进一步研究论证和验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六、首批国产百万千瓦机组相继投运 11月18日和12月4日,浙江华能玉环电厂一号机组和山东华电邹县电厂七号机组两台国产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机组是目前国内最大、效率最高、运行参数和环保指标最好的燃煤发电机组。该机组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和制造领域的空白,对有力推动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七、河南电网发生“7.1”重大停电事故 7月1日20时48分,河南电网发生重大停电事故。由于河南电网郑州500千伏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引发4回500千伏线路、5条220千伏线路跳闸,26台发电机组退出运行,导致河南电网共损失用电负荷276.5万千瓦。郑州、三门峡、洛阳、济源、开封等地区电力用户受到较大影响。电网企业及时切除负荷,排除故障,23时20分河南省基本恢复供电,未造成更大范围的停电。这次事故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电网安全,继续加强电网建设,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 八、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速 11月26日,装机规模600万千瓦的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正式开工,这是继溪洛渡水电站开工后我国在长江上游干流兴建的第二座巨型水电站,标志着西南水电基地开发进入快车道。西南水电基地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规划开发容量达到1.6亿千瓦。随着西南水电基地有序开发,将满足华中、华东和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2006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风电建设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约80个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到约230万千瓦,比2005年新增装机100多万千瓦,增长率超过80%。 九、和谐电力成为电力企业发展主题 11月23日,由国家电监会主办、各大电力企业和中电联协办的“和谐电力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企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和谐社会与和谐电力建设进行了交流。论坛向全国电力企事业单位和全体电力员工发出《共建和谐电力倡议书》。本次论坛形成了关于和谐电力若干重要问题的基本共识,对电力行业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电力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十、电力企业出现重大资本运作
12月7日,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约,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广东省国资委持有的南方电网公司320亿元股权,占南方电网股权比例的31.9%,成为仅次于广东省国资委的第二大股东。此举将进一步推进南方电网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
12月28日,华能集团与广东省国资委签定股权转让协议,广东省国资委将全资持有的粤电集团24%的股权转让给华能集团,转让金额达100.32亿元,华能集团成为粤电集团第二大股东,这是我国迄今电力企业之间最大的一次资本合作。 随着崇州500千伏开关站新建工程投入使用,成都电网的500千伏环网结构初步形成——记者昨日从省市电力系统获悉,去年全年,四川电力总共投资达到102亿元,全力推进电网建设。 由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承建的石雅崇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州500千伏开关站,于日前正式建成投运。记者了解到,该开关站位于崇州市王场镇,距离崇州市18公里,占地100亩,建设规模为2×75万千伏安,本期500千伏出线4回。“而下一步,该开关站将进一步建设成为变电站”,据工作人员介绍,包括崇州500千伏开关站在内,成都目前已经有龙王500千伏变电、尖山500千伏变电站等共3座500千伏输变电站,“应该说,成都500千伏环网已经初步形成1根据我市电网建设的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市还将建设彭州500千伏变电站等,届时成都电网将形成以“龙王-尖山-崇州-彭州-德阳-龙王”500千伏大环网,以不同点位向城区供电,全面保障城区供电的可靠性。 据了解,四川电网计划在今年内建成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则具体包括石棉、雅安、九龙、茂县、乐山、泸州、宜宾、广安,同时还包括成都电网的崇州500千伏变电站——届时,整个四川电网将形成500千伏多点布局,从而全面保障整个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
|